社區營造展示@上海新華路街區

社區營造展示@上海新華路街區

2024年10月,Good Lab 獲邀前往上海參加由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下稱「大魚營造」)舉辦的「2024 新華.社區營造大會」。

大會以「生長的動力」為主題,聚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社區營造、社會創新和社區治理的行動者和支持者,嘗試從不同的案例及經驗中回應如何體現社區營造行動者的自主,找回動力,並通過官商民多元協作推動社會創新

與此同時,不同的議題發起者們也在「 Open  議題空間」環節中和與會者進行現場共創,討論個人與社區的關係 — 探討支持者與社區的互動方式,通過藝術探尋自我定位,也以幸福為題進行辨論、思考在當前困境下幸福的定義及其在未來不確定性中的角色;以至社區營造項目運作時的挑戰 — 公共空間的設計與社區互動參與的可能性,地方更新中不同角色的轉換與協調,如何保護行動者在項目中的自主,在財政緊縮的大背景下社區營造的價值等等。

  • 2024 新華.社區營造大會 [ Day 1, Day 2 回顧]
  • Good Lab 好單位執行主席 黃英琦女士(Ada)在專家主題研討中的分享香港的社區營造經驗
  • 在不同的「 Open 議題空間」中和與會者現場共創

扎根於新華路街區的社區營造

除了議題討論,位於上海長寧區的「新華.社區營造中心」附近街區也展示了真實的公共生活實踐在這個週末,我們發現在裡到處都充滿驚喜,我們見到了能讓居民討論社區議題的「社造公園」、孩子們喜愛的「玩具交換屋」、由讓社區參加者提案改造社區空間的「一平米行動」成果、旨在推動無障礙議題、為社群與自身創造空間的「無礙理想酒館」、還有林林種種社區自發、充滿對在地社區熱情的項目。

原來社區生活可以如此生機勃勃。

與此同時,社造中心不僅是這些自發活動集合地,更是社會創新群體的交匯點。我們見證了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如何在都市中探索人與人、人與地方之間的連結。同時,大家也在此討論未來的挑戰以及外部環境壓力如何影響他們對未來的想像。

社造公園

在社造中心旁邊的社造公園有幾個部分:

(1) 議題小板凳 –– 支持在地行動者發起討論與共創,集合智慧與資源。可以從零開始或延續既有議題;
(2) 好伙瓣廣場 –– 提供議題行動的體驗與測試,讓社區項目和社會創新在真實反饋中成長;
(3) 大家的市場 –– 測試社會創新產品或在地原創產品原型,在社區中獲得使用者反饋; 及
(4) 一塊空地 –– 保留實驗與即興的空間,不過多定義,讓創意自由發揮。

玩具交換屋

社區玩具交換屋由一個閒置的裝置盒子改造而成。社區內的兒童可以把自己的閒置玩具捐贈到這裡,然後從中挑選一件喜歡的玩具進行交換。此外,半室外區域還提供了玩具試玩和兒童遊戲的空間。

無礙理想酒館

無礙理想是一家創立於上海的酒館,致力於在商業空間和生態中推廣無障礙與多元融合文化。以酒館為平台,推動多元、包容、無障礙的融合社群與社區,使商業更具溫度與包容性。

社區營造@香港?

這次社造大會帶來不少啟發。最近香港不少人都在討論社區營造,場景由市區更新到北部都會區,由政府或發展商主導的項目到由社區由下而上自發的嘗試。大家似乎都在努力探索不同社區、嘗試不同的營造方法,以回應香港獨特的城市挑戰。

大魚營造在上海的經驗未必完全適用在香港,畢竟兩城面對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擁有不同的地方及社區體系,需要的策略和手法當然也有所分別。在新華路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地方抑或是空間意義上的社區,而是一個充滿活力,嚮往未來的在地社群。這一點是共通的:我們應該如何經營連結、凝聚社群、營造在地的生活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