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掂!小店實驗室」參加者活動後感 :00後物理治療學生 Anson

「攪掂!小店實驗室」參加者活動後感 :00後物理治療學生 Anson

星期日,Anson 相約筆者於北角的街頭。街道上叮叮的電車聲與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落,Anson 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大路上,轉眼來到北角地下商場角落的貓書店,拐個彎又走到有「炮台山PMQ」之稱的富利來商場。Anson 似乎對這社區的大街小巷瞭如指掌。

Anson 就讀醫療相關學科,沙紙上是個理科生,骨子裡卻是文化愛好者,熱衷社區文化,同時又涉獵各種創作,包括廢物再造、傳統手藝等,而這一切都源於Anson一股好奇心。

「以前喺灣仔讀中學,課餘時間最鍾意喺呢頭周圍貢,捐窿捐罅,觀察社區嘅人同事。」Anson邊走邊說。比起課室,社區的一切更能撩起她的興趣。

發掘社區另一面

數月前,「港島人」Anson 參加了 Good Lab 與 社企民間高峰會 協辦的 社區培訓計劃@油尖旺-「攪掂!小店創意實驗室」,走進油麻地和佐敦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社區。

油麻地和佐敦一帶擁有為人熟悉、霓虹閃爍的街道,同時亦是香港最多元化的地區之一,多年來演化出獨有地區文化。當區的小店亦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滿滿的人情故事。Anson 自言常到訪油尖旺小店搜羅布料作創作之用,唯對這裡的認識亦不過爾爾。

「我個人比較內向,喺社區我通常都係做一個觀察者。」她希望透過這個社區實驗室,踏出第一步,與街坊小店傾談,從不同角度認識社區之餘,又可以在社區做點有意義的事。「相比就咁睇資料或幫襯佢哋,呢個方式讓我更直接咁瞭解佢哋個社區係點。」

與尼泊爾小店試創新

在實驗室裡,Anson 認識到一班背景各異但志同道合的組員。他們的任務是要與社區裡的多元族裔特色小店合作,善用其在社區裡的獨特角色,發揮創意和行動力,用一個月時間為後疫社區攪攪新意思。

Anson 與組員在計劃的「共想工作坊」分享他們在社區的觀察,
構思與小店實驗的點子。

 

尼泊爾服裝店店主 Hema 在佐敦寶靈商場紮根近8年,
是 Anson 在是次社區小實驗中的夥伴小店。 

大隱隱於市,一個不起眼的商場、幾間蚊型小店,居然仍蘊藏著這份不分族裔、鄰里互助的溫情,使她與組員們別有一番體會。有見一碟家鄉小食、一件衣裳都能夠成為尼泊爾人與本地華人搭建起友誼的契機,他們亦萌生與寶靈商場的尼泊爾店主們合辦尼泊爾文化團的實驗意念,育成「尋•寶 靈•探」之問尼服魅 導賞團!

短短兩天,導賞團的報名已經滿額。雖然 Anson 最終因病未能見證導賞團的實踐,但對她而言,參與她口中的「社區嘢」,最難能可貴的在於過程中建立新的關係。

改造社區始於關係重塑

「活動規模雖小,但製造到機會俾華人街坊同尼泊爾人互相認識,已經係雙贏。佢哋可以認識多啲個社區,尼泊爾人亦可以 be more proud of their identity,因為其實好多人欣賞佢哋嘅文化!」

個人層面而言,進行社區小實驗亦一而再衝擊 Anson 對於人與人、街坊與小店的關係的想像。

小店置身社區,不只是地區經濟場所,也是社區鄰里橋樑、文化交流之地。與小店店主一同實驗,讓 Anson 看到街坊與小店之間超越一買一賣的可能,可以成為社區裡的同行者,互相支持。

Anson 希望導賞團能造就起點,讓店主與街坊繼續透過自發的文化活動彼此聯繫。

「尋•寶 靈•探」之問尼服魅 導賞團由 Anson 的組別構思、策劃和帶領,旨在透過服裝和飲食體驗讓街坊與尼泊爾小店店主交流,更了解彼此的文化。
Anson(右二)與同組組員 Eliza (右一)透過計劃認識,
計劃完成後仍時不時結伴探索油尖旺社區。

 

與組員的合作亦給予 Anson 不少啟發。「認識到同樣熱愛社區、各有長處嘅參加者,同到佢哋合作係令我得益咗好多。」 最令 Anson 驚喜的是認識到已臨近退休之齡的組員 Eliza。

「以前覺得年長一輩只係想『指導』年輕人。認識 Eliza 令我發現佢哋都可以好 open-minded,好易協作到。我好欣賞 Eliza 仍然熱衷為社區做啲嘢嚟改變現狀。」

在這位 00後看來,一個理想的社區本應如此。縱使面對疫情等各種挑戰,社區裡各處都可有大家的參與。無論是店主街坊、年輕人或是大朋友,都可以聯手為社區多做一點,讓社區變成更好的模樣。

重塑關係就是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