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疫情下的創變精神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疫情下的創變精神

This article is currently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e English version will be uploaded at a later time. Thank you.

黃英琦、蕭曉華著

著有暢銷書籍《人類大歷史》和《 21 世紀的 21 堂課》的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一次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專訪(註一)時表示:

「病毒正利用人性中最好的一面,也就是我們樂於表達情感、照顧病弱的部分傳染給我們。現在我們被迫保持社交距離,以更明智、理性,而不是情緒去決定我們的行為。」

這位以色列的年輕學者,長期以宏觀的視角省思人類的現在與未來,今次,他因應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提出一個人們預想不到的事情:疫情會否改變人類的本性,亦即是我們本來所具有的互助和合作精神?

在哈拉瑞眼中,新冠疫情引發的健康危機並非是最嚴重的一次。事實上,對比過去疫症蔓延,人類更是束手無策。譬如在歐洲中世紀肆虐的黑死病,當時的死亡率達四分一甚至一半,人們不單對病毒元兇一無所知、不會研發疫苗,當時的醫學界更認為,黑死病是由不吉利的天體運動星象所引發。

當歷史不斷推演,醫學和科技不斷進步,他認為,人類已備有戰勝這場疫情的所需:在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在短時間甄別出病毒的基因排序;繼而,各國的科學家合力研發疫苗,亦是迅速地在十個月後,將疫苗推出全球。

哈拉瑞在另一篇文章〈Harari: Lessons from a year of Covid〉 (註二) 再提到,在古時進行封城,會出現糧食短缺和人口死亡;今天,封城對糧食生產只帶來輕微的影響,例如,美國只需1.5%的農夫便能供應全國和出口的糧食需求;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亦學習從實體空間轉移到網絡上繼續進行。 

不過,哈拉瑞不是絕對地樂觀。他說,即便如此,疫症危機還是沒有得以解決,「當全球科學家通力合作,各國的政治領袖卻傾向保持敵對。」

我們同意哈拉瑞的語重心長;他說,疫後重生取決於應對病毒的選擇——是孤立個體、以監視隔離「保護」公民;還是通過社會團結、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合作系統以禦防日後的大流行疾病,並賦權公民戰勝危機?

香港第五波疫情已稍緩,然而,二月那些創下每日最高確診病例全球記錄的日子,人人自危,醫療系統一度崩潰,叫人心痛的景象仍是歷歷在目:醫院外,長者披著保暖錫紙在戶外病床輪候看症;醫院裡,遺體無處安放,甚至與病人同處一室……

「當你踏入急症室那一刻,覺得好似一個戰場,屍橫遍野。做極都沒有出路,幫得這個、幫不到那個。」有前線醫護人員向傳媒說。 (註三)

當每個人的身邊總有朋友或家人確診,在限聚令下,熱鬧的城市變得蕭條,政府手忙腳亂,資訊混亂甚至矛盾。然而,香港人似有總與生俱來的俠義精神,我們看得見社會不同崗位的創新者在默默出力,以微小的力量回應社區所需。

民間小行動:資訊共享 賦權公民

圖片取用自程展緯 Instagram

 

二月下旬的那些日子,核酸檢測動輒排隊兩三小時,最簡單的互助,莫過如街坊開設whatsapp群組互通消息,通報哪裡的檢測中心人龍較少,有機地自行分流。清潔工友在疫情下工作,風險極高,關注勞工權益的藝術家程展緯,遂入職港鐵外判清潔工進行調查,他以創意的表達方式(用落葉砌成文字,或穿上寫上訴求的垃圾膠袋等),於社交媒體發佈帖文喚起關注,成功替港鐵清潔工友,爭取一天兩個口罩和抗疫基金。

此外,不少民間組織更透過社會創新去解決各種疫下危機。

今次疫情出現急症室爆煲、抗疫物資和糧食搶購潮,其中源於資訊混亂引起公眾恐慌所致。浸會大學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市民認為抗疫措施的資訊混亂,建議政府「如果希望降低公眾在疫情下的疑惑、恐懼和焦慮,資訊傳播就要更加透明、及時和準確。」 (註四)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亦曾提出關注疫症爆發時可能出現的Infodemic(資訊流行病),即社會充斥大量真假資訊所造成的困擾和混亂,會損害健康,延長疫症爆發的時間。 (註五)

一些民間組織或市民都注意到這個問題,自發將各類抗疫資訊整合、更新,再透過社交平台廣傳開去,比政府還要快。譬如許多人都曾轉發過「醫護行者」的居家抗疫「懶人包」,就是以圖文並茂的解說方式,讓人「一圖看清」所需的看門口藥、生活應變安排、和保持免疫力的健康常識;他們亦設立支援熱線,由註冊藥劑師提供藥物和輕微疾病的咨詢服務。

圖片取用自 醫護行者Facebook專頁

 

圖片取用自 醫護行者Facebook專頁

「醫護行者」是由曾任無國界醫生的范寧醫生所創立,這個非牟利組織在港鐵葵興站附近設有「社區藥房」,一直致力推動「基層醫療」,鼓勵「未到診所、醫院的第一層,每個人可接觸到社區資源,預防疾病,管理健康」 (註六) 。他們的助人自助理念,在疫情中更彰顯成效——輕症或未感染者首先在社區獲取醫療資訊,便能安心居家抗疫,避免拖垮面臨崩潰的急症室服務。

運用創變思維去回應社會問題的社會創新概念,背後必然具有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以「醫護行者」為例,他們並不是沿襲傳統方式向貧苦大眾贈醫施藥,而是回應當時最迫切的資訊需要,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將艱深難懂的醫療知識以淺白的方法傾囊相授,以協助市民提高健康意識,達至人人自理。

這一次疫情,由獨立記者陳曉蕾創立的長者資訊平台「大銀」,亦製作手機版的「疫下照顧錦囊」,方便照顧者隨時查閱相關資訊和熱線服務。

這種資訊共享,令市民充權,亦能針對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的需要作出回應。例如,疫情中,長者或長期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會受到較大影響:一些長者用不了疫苗通行症、不懂使用手機上的「安心出行」,又或是認知障礙症患者較難為自己決定應否接踵疫苗等,身邊的照顧者需要格外留神。

大銀平台的「疫下照顧錦囊」,整合各種資訊,方便照顧者隨時查閱相關資訊和熱線服務,例如居家檢疫護理的方法、社區藥物支援詳情、長者確診的應變需知等,以減輕他們的照顧壓力,緩解醫療系統的沉重壓力。

圖片取用自 大銀力量Facebook專頁
圖片取用自 大銀力量Facebook專頁

此外,幾個非牟利的教育創新機構亦沒有忽視家長、教師和學生在疫情中的需要。根據小童群益會一項調查顯示,學生在停課期間很少跟同學見面、長時間留在家中,以及生活作息欠缺規律,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同時家長亦承受壓力,當中以基層家庭最受影響。 (註七) 因此,推動教師創新的EDNOVATORS教育燃新,亦密密織起網絡,連結教育界和不同社區組織,包括「JUST FEEL 感講」、「教育大同」、「醫護行者」等,共同策劃「給你一束光」系列活動給學生和家庭,在突如其來的「暑假」鼓勵教育創變,協助孩子的身心發展和學習。

圖片取用自 教育燃新網站

公民社會的韌性  不坐以待斃的創變精神

新冠疫情曠日持久,由 2019 年武漢公佈首個確診案例,2020 年蔓延至全球大流行,全球出現口罩荒開始,香港人熱心搜羅口罩、捐贈口罩;至今次疫情感染人數在短時間內幾何式遞增,民間仍在逆境中同舟共濟,發揮著團結互助的精神。

2003年沙士爆發,亦曾令香港人產生前所未有的凝聚力,當時全城專注對抗病毒,市民靠著互相的扶持:盡忠職守的醫護人員、公開疫情資訊的網民、為清潔工籌款買口罩的大學師生……終於渡過難關;我們亦從過去幾十年政府合理照顧的依賴中驚醒,發現政府比民間還要無力,政府和市民的關係從此逆轉。 (註八)

在今次的第五波疫情中,不少市民仍選擇在自己崗位上出一分力。由此可見,這種沒有妄自菲薄,不以善小而不為的社區參與,力量可以積少成多,社會創新和充權的能量和韌性,仍然存在。

在本文開首,歷史學家哈拉瑞提到,疫後重生取決於應對病毒的選擇,譬如先進國家研發出疫苗後,會否不讓貧窮國家也能受惠?或是,國家之間連結合作,推動技術與知識的共享?事實上,當中的選擇,代表我們會否利用人性最好的一面,「通過社會團結、賦權公民來戰勝危機」。

或參考台灣,在過去兩年,政府與公民聯手發展的「口罩四階段」(公平透明地分配口罩)、打擊假消息的「迷因工程」等,備受全球矚目。他們的「防疫國家隊」靈魂人物,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強調,當中是透過社會創新的解決方案,以「共好」(common good)為前提,不將任何一人排除在外,從而集思廣益、開放協作,化解各種疫情危機。

唐鳳指出,社會創新的定義十分簡單,就是「眾人之事眾人助之」 (註九) ,這跟香港人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同出一轍,尤其在艱難的局面中,更能夠找出社區潛在的需要,激發推動社區的好點子。

譬如,最近在大角咀舊區,就有社創機構正在連結各舊樓法團、保安和義工,為該區的獨居或雙老住戶提供抗疫支援:送上桑葚膏、冰糖燉檸檬等貼心物資,逐家逐戶致電跟進,更有商舖提供分發點、鮮菜水果甚至雪櫃。 (註十)

這家名為「時光」的社創機構,主力生命故事記錄,規模雖小,卻在艱難日子發揮很大作用——起初只因擔心該區長者缺乏抗疫支援,遂向法團和保安員四出打聽,結果發現,不少在家隔離的長者不懂求助,甚至有人天天吃白粥,於是透過保安員的網絡,在短短兩個月內接觸 700 名長者,從而找到更多困難無依的個案,及時提供支援,並以文字記錄故事。

社會創新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精神,就是這種不晦氣、不坐以待斃、懂跨界合作的行動力,任何人也能參與,去想出聰明又具創意的解決方案,改變未來。

封面圖片取用自 香港01

註一:〈肺炎疫情:歷史學家眼中的冠狀病毒“政治危機”和後疫情世界〉,BBC News中文,2020 年 5  月3 日

註二: Yuval Noah Harari: Lessons from a year of Covid, Financial Times,  February 26 2021

註三:〈一場「人道災難」:醫療系統崩潰之下,五名前線醫護的吶喊〉,端傳媒,2022 年 2 月 21 日

註四:〈調查指近九成受訪市民稱在第五波疫情更多依靠親友協助〉,香港電台,2022 年 3 月 24 日

註五:世界衛生組織對Infodemic的定義

註六:〈未來城市:疫下在民間發揮作用 基層醫療織網為醫院減壓〉,明報,2022 年 4 月 3 日

註七:香港小童群益會「兒童及家長在停課期間的狀況調查」

註八:黃英琦、金佩瑋〈翻土播種開花:香港公民社會十年〉,號外第 70-73 頁,2013 年 7 月

註九:〈林以涵 X 唐鳳對談:後疫情時代的回顧與展望——社會創新如何從「公民先行」走向「跨國團結」?〉,社企流網站,2020 年 6 月 16 日

註十:〈社會實驗:大角嘴街坊動員記 應長者所需 速派物資解困〉,明報,2022 年 5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