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Perspectives

This article is currently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e English version will be uploaded at a later time. Thank you.   黃英琦著   Good Lab 的首七年,建設了實體的社會創新共享 Hub、一個每天有許多思維和行動在碰撞、也具備合作可能的樞紐。建基於這個 Hub 的人脈網絡,Good Lab 在過去四年能以三個目標平衡發展:建立中介角色以促進跨界合作的社創顧問服務、推動社創的能力建設及人才培育、及以設計思維和逆位思考帶動社區創新,回應未來。 多年前,有人用 VUCA (volatile, uncertain, complex, ambiguous) 來形容未來發展的多變和不確定。在2019年前,此詞對香港很遙遠,這裡一向是福地,民、商、官、學縱使不是天天都在順利互動,但每個界別和機構都有其目標和規劃,我們習慣用線性 (linear) 思維,相信按步就班,只要努力就能達致目標。若在2020年前有人提出要留意 VUCA,未來會不似預期,要設計 Plan B,相信換來的是杞人憂天之類的恥笑。 經歷過去三年,相信大家終於明白 VUCA 了:疫情肆虐,令人感到動盪不安,本來清晰的變得複雜,事先規劃的工作會突然不能發生。此時,一位美國人類學及未來學家,提出用

This article is currently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e English version will be uploaded at a later time. Thank you.   黃英琦、蕭曉華著   著有暢銷書籍《人類大歷史》和《 21 世紀的 21 堂課》的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一次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專訪(註一)時表示: 「病毒正利用人性中最好的一面,也就是我們樂於表達情感、照顧病弱的部分傳染給我們。現在我們被迫保持社交距離,以更明智、理性,而不是情緒去決定我們的行為。」 這位以色列的年輕學者,長期以宏觀的視角省思人類的現在與未來,今次,他因應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提出一個人們預想不到的事情:疫情會否改變人類的本性,亦即是我們本來所具有的互助和合作精神? 在哈拉瑞眼中,新冠疫情引發的健康危機並非是最嚴重的一次。事實上,對比過去疫症蔓延,人類更是束手無策。譬如在歐洲中世紀肆虐的黑死病,當時的死亡率達四分一甚至一半,人們不單對病毒元兇一無所知、不會研發疫苗,當時的醫學界更認為,黑死病是由不吉利的天體運動星象所引發。 當歷史不斷推演,醫學和科技不斷進步,他認為,人類已備有戰勝這場疫情的所需:在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在短時間甄別出病毒的基因排序;繼而,各國的科學家合力研發疫苗,亦是迅速地在十個月後,將疫苗推出全球。 哈拉瑞在另一篇文章〈Harari: Lessons from a year of Covid〉 (註二) 再提到,在古時進行封城,會出現糧食短缺和人口死亡;今天,封城對糧食生產只帶來輕微的影響,例如,美國只需1.5%的農夫便能供應全國和出口的糧食需求;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亦學習從實體空間轉移到網絡上繼續進行。  不過,哈拉瑞不是絕對地樂觀。他說,即便如此,疫症危機還是沒有得以解決,「當全球科學家通力合作,各國的政治領袖卻傾向保持敵對。」 我們同意哈拉瑞的語重心長;他說,疫後重生取決於應對病毒的選擇——是孤立個體、以監視隔離「保護」公民;還是通過社會團結、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合作系統以禦防日後的大流行疾病,並賦權公民戰勝危機? 香港第五波疫情已稍緩,然而,二月那些創下每日最高確診病例全球記錄的日子,人人自危,醫療系統一度崩潰,叫人心痛的景象仍是歷歷在目:醫院外,長者披著保暖錫紙在戶外病床輪候看症;醫院裡,遺體無處安放,甚至與病人同處一室…… 「當你踏入急症室那一刻,覺得好似一個戰場,屍橫遍野。做極都沒有出路,幫得這個、幫不到那個。」有前線醫護人員向傳媒說。 (註三) 當每個人的身邊總有朋友或家人確診,在限聚令下,熱鬧的城市變得蕭條,政府手忙腳亂,資訊混亂甚至矛盾。然而,香港人似有總與生俱來的俠義精神,我們看得見社會不同崗位的創新者在默默出力,以微小的力量回應社區所需。   民間小行動:資訊共享 賦權公民 圖片取用自程展緯 Instagram   二月下旬的那些日子,核酸檢測動輒排隊兩三小時,最簡單的互助,莫過如街坊開設whatsapp群組互通消息,通報哪裡的檢測中心人龍較少,有機地自行分流。清潔工友在疫情下工作,風險極高,關注勞工權益的藝術家程展緯,遂入職港鐵外判清潔工進行調查,他以創意的表達方式(用落葉砌成文字,或穿上寫上訴求的垃圾膠袋等),於社交媒體發佈帖文喚起關注,成功替港鐵清潔工友,爭取一天兩個口罩和抗疫基金。 此外,不少民間組織更透過社會創新去解決各種疫下危機。 今次疫情出現急症室爆煲、抗疫物資和糧食搶購潮,其中源於資訊混亂引起公眾恐慌所致。浸會大學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市民認為抗疫措施的資訊混亂,建議政府「如果希望降低公眾在疫情下的疑惑、恐懼和焦慮,資訊傳播就要更加透明、及時和準確。」 (註四)